科学家对葛兰素史克流感疫苗为什么会在一些人中引起嗜睡症进行了调查,他们表示已掌握了一手的确凿证据,这种罕见的睡眠障碍可能是一种所谓的「打击后就逃跑」的自体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正试图找出原因,在 2009/2010 年 H1N1 流感大流行期间普遍应用的两种不同流感疫苗中,只有一款疫苗即葛兰素史克的 Pandemrix 与嗜睡症病例上升相关。
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表示答案可能与葛兰素史克注射疫苗中发现的含量较高的 H1N1 流感株中的一种蛋白有关,而在另一款疫苗,即诺华的 Focetria 中这种蛋白的水平较低。
「这是一个真正令人兴奋的时刻,」Steinman 称,她是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的一名教授,她在斯坦福大学带领域这项工作。葛兰素史克的 Pandemrix 疫苗在 2009/2010 流行病之后从市场上被撤回,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意识到了这项研究,并将会对其认真研究。
「我们正积极地进行研究,以观察 Pandemrix 与嗜睡症之间的联系,以及这款疫苗与这些影响中的其它风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她在一份电子邮件评论中称。嗜睡症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终生性脑病,它可扰乱正常的觉醒周期,引起严重的恶梦及可在任何时间发作的昼间睡眠。
科学家不确定究竟是什么因素,但最新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不起作用并错误地攻击人体自身的功能和器官。2009/2010 年 H1N1 流感大流行期间,在使用葛兰素史克 Pandemrix 疫苗的国家(包括英国、芬兰、瑞典和爱尔兰)进行的研究发现,儿童嗜睡症病例明显上升。
嗜睡症患者显示大脑一个睡眠中心的「觉醒细胞」即下视丘分泌素细胞的功能丧失。在他们的研究中,Steinman 的团队发现 H1N1 流感中含有一种蛋白,该蛋白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大脑中一种下视丘分泌素受体。这种 H1N1 蛋白在两种疫苗研究中都含有,但葛兰素史克 Pandemrix 与诺华 Focetria 相比,这种蛋白的含量水平更高。
科学家表示,他们现在认为在接种 Pandemrix 的人中嗜睡症由一种所谓的「打击后便逃跑」的机制引起,在这种机制中,高水平的 H1N1 蛋白刺激产生大量的针对病毒与下视丘分泌素受体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