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贵宝被指让销售团队背黑锅 或重蹈葛兰素史克覆辙

2015-10-15 11:15 来源:和讯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以下简称施贵宝) 在华前员工集体维权风波尚未消散,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则消息却再次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颇享盛名的制药企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10 月 6 日凌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以下简称 SEC) 宣布,施贵宝同意支付超过 1400 万美元,以和解有关公司涉嫌在华行贿的指控。

10 月 8 日,施贵宝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向法治周末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

「我们已经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我们承诺在全公司践行最高标准的商业诚信、警戒与道德。」上述施贵宝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施贵宝这是『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施贵宝被 SEC 指控,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并没感到意外,「两个月前,我就这样说过。」

被指控在华行贿

身陷在华行贿指控漩涡中的施贵宝于改革开放初期首现中国市场。

1982 年,作为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这便是施贵宝在华的前身。

在过去的几十年,施贵宝凭借自身拥有的药品专利优势,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

历史资料显示,施贵宝销售额曾创造了从 1986 年的 1235 万元提高到 2001 年的 12 亿元人民币 (6.346, 0.0045, 0.07%) 的业绩神话。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在华数一数二的制药巨头,SEC 调查显示,施贵宝中国公司的销售代表涉嫌以现金、珠宝及其他礼物、饮食、旅游、娱乐以及为会议提供赞助等形式向中国国有医院的医生行贿,然后将这些贿赂记录为合法的业务开支。

「施贵宝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向国有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者行贿,并从对这些医院的处方药销售中获得超过 1100 万美元的利润,从而违反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SEC 称。

为此,SEC 在和解协议中要求施贵宝除支付 1400 万美元之外,其还必须在未来两年内就其反腐败合规措施的整治与实施情况向 SEC 进行汇报。

10 月 8 日,施贵宝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对 SEC 指控其在华的行贿行为是否存在并没有作出承认或否认的回应。

然而,施贵宝的前员工向法治周末记者提供了关于施贵宝涉嫌在华行贿问题的一些侧面信息。

「施贵宝内部一些违规的行为确实有。事实上,此前在葛兰素史克行贿案件被查出时,当时涉案的那家会所就涉嫌有施贵宝的业务,当时还有媒体曝出施贵宝曾涉嫌行贿事件,只是此后便没了消息。」原施贵宝中国区北方某地区经理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

上述地区经理的说法,法治周末记者并未从施贵宝方面或其他有关部门得到佐证。

「施贵宝内部确实存在着一些学术宣讲或赞助等类似的一些活动。你说它有没有与销售业绩挂钩,这一点也不能个人主观擅自论断。」另一位原施贵宝中国区的销售经理林妙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被指让销售团队「背黑锅」

「事实上,施贵宝的高层一直在有意识地将一些销售上的违规责任推脱给销售团队。」林妙说。

林妙如此说辞的原因还得从施贵宝前员工的维权说起。

去年 7 月起,施贵宝开始大规模的与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多数为员工「严重违反公司制定的劳动纪律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而这,遭到了来自前员工的集体维权 (详见法治周末 2015 年 6 月 24 日,「被质疑非法裁员,施贵宝或重蹈 GSK 覆辙」与 2015 年 9 月 8 日,「施贵宝一审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报道)。

参与维权的施贵宝前员工依次按照法律的规定向仲裁委员会、管辖法院提起了劳动争议。

也因此,法治周末记者在施贵宝与前员工的劳动仲裁裁决书以及劳动争议诉讼判决书中看到了施贵宝方面的具体举证理由。

例如,曾供职施贵宝的前员工李斌 (化名) 提供给法治周末记者的劳动仲裁裁决书显示,施贵宝举证,李斌下属的医药代表向李斌发送的请示邮件中,存在着为了增加药品销售,向特定医生赠送酸奶、水果等礼品,向医院提供院内会、圆桌会议等赞助及以讲课费形式给予奖励等内容,而李斌并未对此制止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在施贵宝与其他前员工的劳动争议判决书或裁决书中,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施贵宝的多数举证中存在类似的说辞。

「施贵宝如此举证也是变相地承认其内部确实存在商业贿赂问题。」史立臣说。

「葛兰素史克事件发生后,百时美施贵宝总部实际意识到中国区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因而采取了大规模的特别是针对销售人员的裁员措施,并试图将违规行为刻画成『高层不知情,下层销售团队自己在违规操作』的状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高层一直在默许认可甚至鼓励,下层销售团队在受指示操作』。违规行为并非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林妙说。

或重蹈 GSK 覆辙

在史立臣看来,施贵宝被指控在华行贿,并最终以 1400 万美元和解,实际上是在「贪小便宜」后,「吃大亏」的一个结果。

「这种以合规性裁员的方式一定要有事实依据。虽然如此进行裁员减少了一笔费用,但是省了这笔费用的同时也意味着坐实了施贵宝有行贿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史立臣说,「没有前面的莽撞,怎么可能会有后面的 SEC 的指控。」

然而,在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被 SEC 指控或许还仅是施贵宝涉嫌在华行贿事件的一个开始。

「施贵宝被 SEC 指控或许只是施贵宝行贿事件的一个开始。中国的监管部门在 SEC 这次指控施贵宝后,或许会开始意识到施贵宝内部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并着手介入,立案调查。」史立臣说。

2013 年年底,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事件被曝光,这对葛兰素史克的商业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挫伤,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业绩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那么,施贵宝会成为下一个葛兰素史克吗?

「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的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一旦被中国的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施贵宝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个葛兰素史克。」史立臣说。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冯志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