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制药上海园区再度扩容 全面提升药物研发产能

2015-11-01 14:4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015 年 10 月 30 日,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启动罗氏制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旨在加速和提升一流药物研发能力。这一里程碑事件恰逢第 27 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举办之际,会议成员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博士(Dr. Severin Schwan)专程来到上海参会,他将从医药行业的视角向这座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建言献策。

同时,罗氏还宣布:罗氏制药上海园区历时三年扩建的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及综合能源动力站竣工。这一先进的生产基地将极大优化小分子药物的产能,满足中国市场对于小分子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制药公司,罗氏以国际标准完善、提升、拉动整个中国医药产业链,不余遗力推动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积极履行惠及更多中国患者的承诺。今天,罗氏制药上海园区扩容升级项目,不但与本次市长咨询会议「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题不谋而合,也是践行罗氏在中国长期发展承诺的又一例证。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博士、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定波、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女士出席了项目的落成典礼。

创新药,中国造

罗氏制药今天落成的两个项目,投资额近 9 亿人民币。综合能源动力站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厂区能源动力、最大限度节能环保。新竣工的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在极大优化产能、产量翻三倍的基础上,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中国患者需求。10 年前,罗氏制药竣工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实现了两大创新药物(希罗达®和骁悉®)的本土化生产及出口国外市场。为应对中国及海外市场对于小分子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2012 年罗氏启动生产基地二期项目。

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制药公司,罗氏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是不余遗力的。早在 2004 年,罗氏就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跨国药企独资建立的研发中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跨领域研发团队,开发了极具潜力的新药产品线。今天宣布动工的罗氏制药创新中心,投资额高达 8.6 亿人民币,将有效促进罗氏与本土科研机构及国内创新企业的合作,吸引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植根中国。届时,在中国研发的抗感染领域药物,将持续不断地为亚洲和全球患者解决未尽的需求,深化 " 中国研发" 的长期承诺。新中心完工后面积将达到 14,000 平方米,具备 220 处模块化工作区域。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女士表示:「秉持『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罗氏一如既往的引进世界制药的先进技术,并继续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作为罗氏全球生产链中的关键环节,今天落成的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拥有世界领先的生产工艺,将能大大提升罗氏创新药物(希罗达®和骁悉®)的产量,加速中国及国外患者药品可及性。我们也期待,罗氏将全球创新产品引进到中国的同时,新的创新中心还能推动本土研发的创新药物走向世界,惠及更多的患者。」

手牵手,谋发展

1994 年,上海罗氏制药落户上海张江,成为进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首家外资企业;21 年来,罗氏在上海的投入是巨大的:从最开始的荒芜之地,到如今成为张江药谷「巨无霸」,拥有包括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在内的完整的医药价值链。

出席落成典礼的罗氏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施万博士此次来华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出席第 27 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为上海的发展建言献策,这已是自出任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以来,施万博士连续第六次参加该会议。这也足以体现罗氏中国在整个罗氏发展的重要性。

罗氏一直致力于把上海打造成为继巴塞尔和旧金山之后的罗氏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并以国际标准提升全产业价值链,促进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谈及未来,施万博士充满了信心:「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罗氏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氏上海今日的成就离不开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环境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坚信,在上海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下,中国市场将逐渐成为罗氏业务增长的引擎,同时为上海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叶欣欣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