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药企获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印度专利局首次授予仿制药生产商的强制许可,授权了专利药的仿制药版本。强制许可被授予了NATCO公司,现在可以在印度国内生产拜耳的用于治疗肾脏和肝脏癌症的多吉美。这项裁决还要求NATCO公司支付6%的专利许可费用。
印度专利局的这种做法或许意味着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因为这开启了其他印度制药厂商的强制许可之门,NATCO认为拜耳的这种药物对于很多印度人来说是负担不起的,而他们卖的价钱只是拜耳的一个零头,目前拜耳的Nexavar每月的治疗费用约为5500美元/每人,而NATCO公司的价钱则是175美元,降低了大概97%。
根据印度专利局的统计,该药2010年的全球销售额是9.34亿美元,但该产品几乎没有在印度销售。强制许可的意义不仅在于要让大家获得该药品,并且是以可以接受的价格。如果成本太高,或者条件太苛刻,强制许可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病人权益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决定表示欢迎。领导“无国界医生获取基本药物运动”的Tido von Schoen-Angerer说:“这个决定标志着一个先例,并且带来了希望:它表明在专利期的新药可以被仿制药生产商以较低的价格生产,而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给专利持有人,将会有更多的仿制药公司去申请强制许可包括艾滋病毒药物的强制许可申请,如果他们不能得专利药厂的许可。”
强制许可一直是品牌药厂和通用名药厂之间的争论点。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经常是和通用名药厂站在一起的,通畅专利药都价格不菲,对于很多贫困人群和发展中国家则购买很难。
Jamie说,印度政府采取了对保护其公众免受高昂的专利药品威胁的第一措施。当药品很贵限制大部分人使用是,我们希望能采取更加标准化的措施来进行强制许可。他目前在一个一个非营利性的宣传组织(Love of Knowledge Ecology International),该组织重点关注影响药物获取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题。
对品牌药制药厂商来说允许专利强制许可无疑是在抢他们的肥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专利药品研发上面。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泰国、巴西和南非,这些国家则主要是由于艾滋病药物引发的争端。
当然拜耳也在试图证明其高昂的药费是由于其较高的研发费用所致,虽然拜耳也未低收入者提供折扣,但这个折扣相比较Cipla的价格还高了许多。
在任何情况下,拜耳预计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的决定。我们已要求制药和评论将相应地更新您。 (更新:拜耳发言人呼吁我们说:“我们很失望,目前正在评估我们的法律选择cotinue来捍卫我们的知识产权。”)
在另一个有争议的战斗中,印度最高法院本月晚些时候将听取对政府是否有权利拒绝诺华格列卫癌症医学专利的论点。该纠纷涉及的基础上对药物的新形式,这将提供20年的扩展专利。上届政府的裁决否认请求后,决定新的形式不符合标准为增强疗效。
当然无论如何,印度的仿制药企和跨国制药巨头的争斗还会继续,印度政府会站在本国制药企业的阵营中,广大的印度贫民也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廉价专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