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亭: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要求将更严

2012-08-23 22:06 来源:中国健康界 作者:薛 伟
字体大小
- | +

现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历经两年多修订过程,已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其征求意见稿正在做最后修改,有望在今年年内发布施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宝亭在8月11日召开的2012中国心脏大会上透露上述消息。他着重介绍了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的现状与未来。他认为,该条例目前上升为国家法律的时机还不成熟,可能需再经过8至10年的行业经验积累。

王宝亭介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共9章88条,“今后正式实施时,很有可能会有变动,但大的变动可能性较小”。

在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管理方面,王宝亭表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比原来要求更严格、更细致、更具可操作性,对于医院、医生、企业、伦理委员会的各自职责都提出了详细要求。

据王宝亭介绍,现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共6章48条,由国务院颁布,自2000年4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走上法制化的标志,对规范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2000年之前,医疗器械监管是由卫生部负责,没有国家层面法规,只有部门文件。

“由于我国卫生事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现行《医疗器械监管条例》已经难以满足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有些规定太原则甚至没有,有些规定很难操作等。像药械组合产品,原来是没有规定的。因此,国务院决定对其进行修订,已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王宝亭解释。

除了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器械监管条例》,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制度文件还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等11个部门规章、《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197份规范性文件、1051项医疗器械标准。随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其他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行业标准等都要做相应的修改。“现行规范性文件,部分已经做了修订,少数已经废止,有部分将要修订,特别是5年前出台的文件修订的必要性更大。”

对于未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规章与规范文件的修订工作总体设想,王宝亭指出,“从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规定应当全面、明晰、可行、便于操作,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层级明确、相互协调。法规应具有10年的前瞻性,再积累8至10年经验后力争上升为国家法律。”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