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这一职业在西方国家至少已有上百年历史,1989年医药代表开始从海外引进中国。当时的第一批医药代表,基本可以用地位高、受尊重、收入高、医学背景良好来形容。
随着外资药企业和本土药企的增长,竞争空前激烈,专业的医药代表开始变味,采用学术营销的少之又少。医药代表成为医疗圈一个敏感却无法回避的话题。
那么医生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医药代表拜访会怎么做?丁香调查就此展开了调查,截至分析前,共收集到 4839 份有效问卷,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结束语
2015 年 11 月,历时五年、七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正式出版发行,其中把「医药代表」纳入新职业,并定义为「代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信息传递、沟通、反馈的专业人员」。
尽管医药代表已「转正」,但国家对医药代表的管理和约束并没有公认的行为规范。在医疗反腐继续加强的背景下,医药企业尤其是外资药企对合规问题更加重视。调查中不少医生也希望将医药代表定位于能传递药品信息的专业人员,若药企学术营销之路好好经营,医生也不必为「见或不见医药代表」而纠结了。
数据来源:丁香调查
当医生遇上互联网,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在丁香调查中回复「互联网」,查看《中国医生数字化生活报告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