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耗时长 国人期盼救命药尽早进入中国市场

2016-08-12 14: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黎华玲
字体大小
- | +

宫颈癌被 WHO 公布为发展中国家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十年前,国外宫颈癌疫苗开始使用,但一直未能进入国内市场,青年女性为接种疫苗只能纷赴港澳台,甚至是海外。

经过漫长的等待,近日宫颈癌疫苗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在叫好的同时,舆论高度关注国外药品进口耗时长的现象,期盼在加大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研发的同时,尽量缩短审批时间,让一些国内短缺的救命药早些进入中国。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药剂科主任夏培元介绍说,2006 年,全球首支 HPV 疫苗在美国上市,随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广泛接种。虽然疫苗不能治疗宫颈癌,却能预防 HPV 病毒的感染,对七成宫颈癌有着预防效果。因此,国内女性一直很期盼宫颈癌疫苗能在大陆实现接种。

国家对疫苗的审批比一般药品更严格,新的疫苗如何证明其保护力度,只有通过受试人群的长期跟踪才能实现。高特佳医疗投资集团高级研究员李挺表示,「内地审批新药需要排队,这也客观上拖慢了 HPV 疫苗上市的进程。」

夏培元认为,进口药或专利药技术含金量高,质量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在加大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缩短审批时间。有网友认为,国家这么多年没引进一些外国药品说明很谨慎,这是对老百姓负责,不过,如果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长时期临床应用,国家应缩短审批时间,让好药、救命药进入大陆更早一点。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会主任委员、重庆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周琦说,欧美是原研药的主要「阵地」,目前用于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很多药品在大陆均未上市。

国外上市后的原研药在国内正式应用于临床一般比在国外滞后 5 至 8 年。加上原研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保护期买专利的费用会很高。她认为,我国加大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是缩短好药不能及时用于临床的办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珊也向记者透露,以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的抗 GD2 抗体为例,美国已经用了多年治疗效果明显,但中国一直没有批准进入。国产的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的平阳霉素不仅便宜还好用,却买不到。「国外的好药进不来,国产的好药买不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希望得到解决。」她说。

夏培元则认为,确实好的、治疗所需的进口药审批程序可加快,但是不能省环节。记者了解到,美国 FDA 药品审评中心有近 4000 人,欧盟负责审药的核心机构也有 500 多名雇员。目前国家药审中心的一线审评员仅有 100 多人,面对的却是大量待审批的创新药、仿制药。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评审员队伍中。

夏培元告诉记者:「我并没有听说国家限制进口比较好的国外药品,事实上很多时候是药品厂商对国内受众需求不了解,导致一些药品没进来。」进口药和专利药供给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就是说,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及时掌控市场需求信息及其动态变化,如市场所需要的进口药的品种、质量、数量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伽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