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 5 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近年来多方观望、褒奖不一的分级诊疗制度终于真正落地了!
市场预见,将来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会被基层医院分流,大部分普通手术无须在顶级医院完成。当做大规模、扩大地盘等固有思维方式逐渐被逆向淘汰时,越来越多的顶级医院领导者意识到:只有练好内功,将精力聚焦于提高疑难杂症的诊治、领航科技前沿、推动医学发展,强势打造本区乃至全行业的强势学科,培育、拥有顶级医生和领先技术,才能在此轮变革中幸存并获得更大发展。
再观医院,医疗科技的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想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顶级团队势必装备相应的超高端医疗设备才能相得益彰。本文扼要介绍了飞利浦超高端显微 CT 在提升科研、临床及患者效益方面的公认特点,为临床带来一缕新风。
IMR 显微平台——微病灶从此无可匿之处
2015 年飞利浦推出的全新显微 CT,突破了现有高端 CT 的瓶颈效应,在实现高级检查扫描成功率的基础上,通过「三亚」成像获得「类 MR」成像功能——突破软组织分辨力,实现微小病灶检出(如冠脉斑块,早期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等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评估),从而提高诊断成功率,真正体现超高端 CT 的性能优势。
例如,应用 IMR 显微平台,在超低辐射剂量下,可获得最佳软组织分辨率(2 mm@0.3%@10.4 mGy),比以往提高 2.5~3.6 倍的分辨率更易区分微小病灶的密度变化,可将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进行区分。超高端显微 CT 软组织分辨能力的提升,对于血管(冠脉、颈动脉、下肢血管等)非钙化斑块的显示同样带来提升,使非钙化斑块的评估更准确。
而今,临床对心梗的「元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冠脉「易损斑块」的破裂导致了 70% 以上的冠脉事件;因此,能在活体上检测到易损斑块,对临床心脏冠脉急性事件的预防、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得益于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双重提高,再结合飞利浦独特的 3D 斑块分析软件,显微 CT 为血管钙化或非钙化斑块的判定与评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工具,为临床提供了精准的诊疗信息,推进心梗救治走向临床更早期。
此外,相比常规设备在一些早期病变和微小结构观察方面出现的信息不足情况,飞利浦显微 CT 利用独特的动态 4 焦点采集,在相同时间内可采集更多、更大数据,再结合 1024×1024 百万像素成像,将细节分辨能力提高 4 倍以上,更利于细微结构显示。
这些,均为早期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提供了丰富可靠的信息。在临床上对于早期肿瘤、肺间质病变、内耳、骨小梁、微血管病变等方面有非常大的辅助诊断价值。
微操作系统 iPatient 与新星云工作站——兼备质量与效率
除外成像质量,操作系统的便捷性与先进性是多数医疗机构选购 CT 时关注的另一重点。
显微 CT 配备的智能量体成像平台(iPatient 平台),可自动根据不同患者体型、检查目的制定「个性化」扫描参数、自动优化剂量与图像质量,实现低辐射剂量下的高质量 CT 图像,确保图像质量的一致性。
此外,iPatient 平台的辅助使得操作者无需关注如何设置扫描方案、平衡剂量与图像质量的矛盾,确保更高效率和成像质量,并有效节省患者受检时间。据统计,应用 iPatient 智能扫描平台,平均可减少 66% 的鼠标操作,增加 25% 的 CT 检查流通量。
此外,与超高端显微 CT 相配套的新星云工作站秉承了飞利浦工作站一贯的快捷、智能风格,连续 9 年获得权威机构 KLAS 评比第一名,备受广大用户认可及赞誉。新星云工作站,让每位诊断医生在写报告时可以进行薄层阅片,随时进行各种高级 3D 后处理,随时根据病情判断进行后处理,开创放射科全新的工作流程。
星云工作站具备自动预处理功能,即主机传到星云服务器的同时完成各种高级功能的预处理,减去了操作者等待的时间,加载 DICOM 数据时,后处理结果随即呈现在操作者眼前。操作者只需要选择特定的显示方式和只关注于疾病本身,可节省 80% 诊断时间。星云工作站还支持多终端同时处理,满足不同医生同时处理需求,甚至是同一病例的复杂后处理重建,一套系统相当于多台工作站。
IMR 显微平台——降低 60%-80% 辐射剂量,73%-90% 图像噪声
近年来,辐射剂量如高悬头顶的斯摩达克斯之剑,让民众甚或医疗从业者对 CT 检查望而却步。为保障患者安全,IMR 显微平台在降低 60%~80% 辐射剂量的基础上,仍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实现多数检查亚 mSv 扫描,超越了当前超高端 CT 利用混合迭代实现剂量降低但幅度不能令人满意,且图像质量深受影响的缺点,让 CT 扫描更安全!
除降低剂量外,IMR 显微平台还实现了「0」噪声成像。这一方面得益于系统的全息数字影像链采集到精准数据,消除系统噪声影响;另一方面利用超强的软件平台,去除量子噪声干扰,从而获得接近「0」噪声的 CT 图像。也因此,利用显微 CT 成像,无论是采用常规剂量还是超低辐射,都可以获得一致的优秀图像质量;无论是厚层图像还是亚毫米薄层图像,都保持相同的信噪比!实现了常规亚毫米诊断,从而更易发现、评估早期病灶。
飞利浦超高端显微 CT 的科研及临床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中。例如,在肿瘤早期筛查时,因具备亚 mSv 成像能力,应用显微 CT 可减少辐射的担忧,同时由于具备亚毫米与亚临床期病灶成像能力,在肺、肝等部位的早期肿瘤筛查领域,显微 CT 具备独特优势。
在骨科领域,应用 O-MAR 去金属伪影成像技术,无论是判断骨折,还是钢钉植入术后的随访,都轻而易举。在消化道肿瘤诊治过程中,由于腹部结构复杂、组织密度差异小,再加上胃肠道蠕动等因素影响,影像学检查一直存在困难,显微 CT 的推出,克服了以上缺陷,为临床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助力诊疗。
在术前方案制定时,通过显微 CT 检查,医师术前即可观察病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或血管,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从而能预先做好手术方案规划,减少手术创伤……非凡科技,妙用无尽!飞利浦超高端显微 CT 的更多临床应用领域正待您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