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三十四次会议上,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向大会作了关于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透露,自从 2015 年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后,全省城市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年底前所有市县级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耗材加成,两项政策累计可每年节约费用 35 亿元。同时,「先住院后付费」试点实现县级全覆盖。
本次常委会会议,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也出具了一份关于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肯定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指出很多亟待改善的问题。该委认为,虽然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药费用,但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使得诊疗等费用增幅较大,医疗总费用依然是「稳中有升」。
医务人员与药品仍存关联
报告指出,目前我省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体系尚未形成,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保合一」等改革工作仍在少数市县试点,尚未全面推开。财政对公立医院支持不够,未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予以补偿,医院长期债务问题难以化解。截至去年底,我省公立医院长期债务总额已达到 160 多亿元。
报告还提到,现有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仅切断了医院层面的医与药收入联系,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当前的全面开放药品价格导致市场大部分药品涨价,进一步加剧了药价高的问题。
总体医疗费用依然「稳中有升」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报告认为现行的限号限时政策,致力于改善服务质量的同时,却加剧了「一号难求」的状况,优质医疗资源依然短缺。而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药品联合带量采购抑制了药价快速上涨,但并不治本。取消药品加成和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药费用,但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使得诊疗等费用增幅较大,医疗总费用依然是「稳中有升」。尽管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医保支付比例,但是群众医疗负担并没有减轻。
建议探索建立药品补偿机制
针对医疗费用的问题,报告建议,在巩固目前改革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药品耗材采购供应机制,加快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探索建立药品补偿新机制,对提供疗效好、价格低药品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偿。同时,建立跨部门的药品价格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加大对价格串通及垄断等违法行为的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