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托管火爆 哪个药企赚钱了?

2016-11-28 09:21 来源:赛柏蓝 作者:半夏
字体大小
- | +

对于医院药房托管,是近年来业界各派争论得喋喋不休的话题。

日前,赛柏蓝发布了一篇有关药房托管的文章,并附上业界流传的湖北医院托管的明细表,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关注。

而近日,又有微友向赛柏蓝提供了业界流传的《广州部分商业托管医院明细表》。本文将区别于上一篇文章,从药企盈利等角度分析,讨论一下药企是否真的能完全托管药房,以及药房托管「大战」存在的乱象。

药房托管真的赚钱吗?

所谓药房托管,一般是指医院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契约形式将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去有偿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经营活动,药房所有权仍归属医院。此外,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至数家供应商给医院集中配送药品,医院收取供应商巨额履约、质量保证金或药价折扣的经营活动也称为药房托管。

业内人士都清楚,医院药房是目前药品销售最重要的渠道。通过药房销售出去的药品,占全部药品市场份额的八成以上。据数据统计,2015 年中国药品销售总额为 1.66 万亿元,如此推算,医院药房渠道的药品销售额则高达 1.3 万亿元。

为抢夺医院药房的领地,药企之间的竞争几近残酷。药房托管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药企的直接利益——要么获得一家医院供药垄断权,要么此前所有市场份额都拱手于人。

你所看到的是获得托管权的药企抢占了医院的市场,但是,是否曾想过,这真的赚钱吗?

相信不少医药人还记得,在 2007 年,南京医药的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其中让业界广为流传的,就是其业绩贡献主要来源之一的药房托管模式。据相关报道,当时南京医药托管的药房数量,最多的时候超过 100 家。当时,药房托管的模式很被看好。

但是,好景不长,在 2010 年后,南京医药却很少再提及其药房托管业务。据业内人士介绍,是由于企业只是将药品销售额的 35% 作为托管费用支付给医院,但此前医院自己管理药房时所获得的利润甚至高过 40%,相差不止 5 个点,所以医院很快就将托管费提升到 50%。企业的利润被进一步的剥削,药房托管自然就遇到难题。

有业内专家表示,对于药企而言,托管时要考虑到的内容,包括药房管理权、《药品目录》制定权、药品采购决策权、药品物流集中配送权、药品财务收款权、药品库存管理权、药房信息系统管理权、药房人员聘用权,药房人员管理权等 10 项权利,但从目前各地操作过程来看,大多数医院只给了企业一项权利,就是药品物流集中配送权。

时至今日,在许多业内人士眼里,药房托管模式仍是很难赚钱的。巨大的履约保证金拉紧了受托药企的资金链,过高的药价折扣挤压了受托企业的合理利润,增加了受托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药房托管尚无法律和政策对其界定,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指导性意见或相关文件,在托管过程中,一旦一方利益受损,出现纠纷,双方难以得到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

药房托管乱象丛生

业内人士表示,医院实施药房托管过程中,一些医药企业为获取托管资格,四处攻关打点关系,使药房托管变为利益寻租,遏制药价虚高效果大打折扣。

在 2014 年 6 月份,有媒体曾报道了武汉市新洲区医院药房托管窝案,医改创新成院长创收的新闻。新洲区人民医院原院长张某、原副院长许某,两人因在药房托管中分别受贿 10 万元、4.8 万元等违法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及 3 年。

还记得 2015 年初,一份署名为湖北省医药商业协会的文件,《关于对省卫计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院药房托管工作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几点建议》,以及 89 家药企联名签署的意见书广泛被业界报道。湖北省是唯一一个出台药房托管政策的省份,而 89 家药企在联名书中却表达了对湖北推行「药房托管」的不满,并且表示强烈反对「药房托管」文件的执行。

在此前赛柏蓝发布的文章中,也有不少读者发表留言,吐槽药房托管的乱象:

@TengSCoLuo:云南的托管就变味了,厂家向医药公司返利 25 到 30%,药品价格没有降下来,返利全是医药公司和医院分掉了,失去了托管让利于民的初衷,反而滋生了腐败,有点社会背景的,就注册医药公司来托管,什么也不做,利润还相当可观。

@远方的路:一家医院药房需要托管,则通过各种关系打点或者竞标,确定一家至 N 家医药公司负责,医院要求必须保证药品供应,交保证金,然后每年向医院返多少点位……这个钱谁出呢?药厂出。药厂通过提高价格才能出的起这笔钱,转一圈,医院没少挣钱,医药公司也没损失,药厂也不亏本,钱哪来的?不还是老百姓患者吃药的人买单么?

@旭日:药师们为养家糊口得有工资,现在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这部分钱谁来去,肯定的找个买单的,政府不予后面的就可想而知……

类似这样的留言还有很多很多……

而就在不久前,为争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房托管权,6 家知名的医药工商企业展开了互撕大战,也引起了圈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就同一项目招标,该医院连续发出三份招标文件,其中还宣布一次招标作废,这一反常行为随即引来诸多药企投诉。

对药房托管招投标乱象,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已经见怪不怪。他曾经对媒体表示,「2014 年在政府主导下,广东省人民医院将其药房托管给华润医药。当时,反对的声音就已经很激烈,多家药企甚至直接向广东省领导投诉,认为有失公平。从那以后,只要有药房托管招投标,事后就必有药企会指责不公平」。

所以,众多医院的药房,尤其是三甲医院,都将成为药企的「兵家必争之地」,药企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因此愈演愈烈。

最后,为大家献上一份流传于朋友圈的《广州部分商业托管医院明细表》,准确性有待考究,仅供参考。

640.webp (5).jpg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冯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