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回收输液管、输液袋等医疗垃圾后转卖,加工成一次性餐具或玩具……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 3 个多月,侦破了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 3 人,其中 1 人被逮捕,2 人被取保候审;现场查获医疗废弃物 13.5 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 3000 多吨,涉案价值 4000 多万元。近日,3 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医疗垃圾流入「黑作坊」不仅是某地独有的现象,在全国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新华社曾有报道说,一位熟悉医疗垃圾处理程序的人士透露:「医院把医疗垃圾送到处置中心,或者做焚烧填埋处理,需要一定的处理费用,而如果把医疗垃圾卖给加工作坊,不但不用给钱,还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销售费用。」这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经济利益的驱动正是医疗垃圾流入「黑作坊」的重要原因。
一位在大医院工作的朋友也告诉笔者,有的医院给保洁员等临时雇佣人员工资非常低,他们就出售医疗垃圾创收,「弥补工资不足」,医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医院尚且如此,小医院、小诊所更不用说。何况,不少医院即使不主动出售医疗垃圾,也不会在如何处理医疗垃圾上下功夫,往往把它混同于生活垃圾随意倒掉,其最后归宿地还是废品收购站。
因此,要根除医疗垃圾去向泛滥、杜绝医疗垃圾制成餐具、玩具之类的怪现象,曝光、查处的传统治理思路,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医疗垃圾处理监管机制,把医疗垃圾处理纳入医院考核评价体系,才能让医疗垃圾处理有章可循;只有建立健全严格的问责机制,医疗垃圾才不至于成为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