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指空腹血浆葡萄糖和 (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2 h 血浆葡萄糖 (2 hPG) 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存在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受损(IGT)或两者兼具 (IFG+IGT)。
糖尿病前期是处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水平间的糖代谢异常阶段。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糖尿病前期,能减少并延缓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微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诊断
治疗
糖尿病前期人群理想的控制目标是将血糖水平逆转至糖耐量正常 (NGT) 水平。如无法逆转至 NGT 水平,至少应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1.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
推荐肥胖或超重者控制体重至正常体重指数 (<24 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 5%~10%;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 400~500 kcal;饱和脂肪酸摄人占总脂肪酸摄入的 30% 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 250~300 min/周。
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须定期随访其执行度。
糖尿病前期干预方面,生活方式干预最重要且安全有效,是基础亦是首选。
但是,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被完全纠正,需要有专人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且临床工作中其依从性并不十分理想,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 降糖药干预
对执行强化生活方式十分困难者可考虑首选药物干预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达 6 个月以上而血糖仍控制不佳 (空腹血糖>6.1 mmol/L 和 (或) 餐后血糖>7.8 mmol/L),或高血糖进展,且年轻、经济条件好、有高的健康需求及医疗条件者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①空腹血糖受损
推荐使用二甲双胍 (750~17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 2000~2550 mg/d。若二甲双胍不耐受可使用阿卡波糖 150~3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 300 mg/d) 或噻唑烷二酮类 (如罗格列酮 4~8 mg/d、吡格列酮 15~45 mg/d)。
②糖耐量受损
推荐使用阿卡波糖 (150~3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 300 mg/d。如不能耐受阿卡波糖,可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如罗格列酮 4~8 mg/d、吡格列酮 15~45 mg/d)。
③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
推荐使用二甲双胍 175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 2000~2550 mg/d) 或阿卡波糖 150~3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 300 mg/d)。若 6 个月单药控制血糖不达标可联合使用。如不能耐受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可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如罗格列酮 4~8 mg/d、吡格列酮 15~45 mg/d)。
3. 监测
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需定期随访其血糖变化情况,建议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至少每年 1 次于医院行空腹血糖和 (或)OGTT 检查。
每次随访时空腹血糖受损主要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受损人群重点监测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人群至少每 6 个月 1 次于医院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 (或)OGTT 检查。
定期监测体重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CCVD)危险因素。
4. 特殊人群的干预
应该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区别对待。
如已患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或超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精神障碍、脏器功能受损、预期寿命<10 年以及老年独居等的糖尿病前期者。其重点是健康教育、血糖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监测及血糖监测,一般不需要针对血糖做特别干预。
控制目标
1. 血糖控制目标
强调个体化,并根据其年龄与预期寿命、是否存在微血管和大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可导致严重低血糖的疾病及危险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如医疗条件、经济条件和健康需求等制定血糖控制水平。
理想水平:空腹血糖 ≤ 6.1 mmol/L,OGTT 2 hPG ≤ 7.8 mmol/L,自然餐后 2 hPG ≤ 7.8 mmol/L。
糖尿病前期人群理想的控制目标是将血糖水平逆转至糖耐量正常 (NGT) 水平。如无法逆转至 NGT 水平,至少应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2. 体重控制目标
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体重应减少 5%~10%,并使体重指数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3. 血糖以外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目标
简言之,针对不同个体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决定干预方式。
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方式中,强化生活方式适宜于非老年的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和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阿卡波糖适宜于所有的糖尿病前期者,尤其是糖耐量受损和老年糖尿病前期者。二甲双胍适宜于 BMI>24 kg/m2 的非老年糖尿病前期者,特别是空腹血糖受损者。
对老年糖尿病前期若预期寿命较长,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糖尿病前期以外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血脂紊乱、高血压及肥胖等疾病时,应进行干预。
干预措施包括健康生活方式 (非强化)、阿卡波糖,没有其他禁忌证时也可选择二甲双胍。同时必须强调,血糖以外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同样甚至更重要。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