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3 月 14 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与浙江大学正式建立 CRISPR 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浙江大学还将首次在国内引进默克 CRISPR 矩阵型全基因组文库来发现基因与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性。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与默克生命科学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科研解决方案中国区总经理卫政熹(Steve Vermant)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代表,默克生命科学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见证了这一签约。在签约仪式上,卫政熹就各界媒体关注的双方合作、CRISPR 技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世界上首个基因组编辑专家交流平台
默克 CRISPR 核心合作伙伴项目于 2014 年推出,是世界上首个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组编辑专家打造的交流平台,该网络汇集了世界上一流的 CRISPR 学术和商业机构,来共同分享该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知识资源,同时也为默克研发团队提供开展技术支持和合作的机会。如今,默克共拥有 80 多个 CRISPR 核心合作伙伴,涵盖全球各地的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使用者和供应商,默克高度重视在尊重道德和法律标准的情况下开展基因组编辑研究。据了解,默克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外部生物伦理顾问小组,旨在为相关业务, 包括基因组编辑的研究和使用提供指导。同时,默克还确定并公开发布了清晰的运营定位,在充分考量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同时,确保有潜力的疾病治疗方法能得以顺利发展。
卫政熹表示,此次合作搭建起了浙江大学与默克沟通的桥梁,希望能够通过与浙江大学的合作,使默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一线科研需求,同时助力浙江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独具优势的 CRISPR 技术
作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火热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因其高效、便捷、适用范围广而备受科研工作者青睐,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把「魔剪」。默克拥有的 CRISPR 技术主要是通过染色体整合,或切割真核细胞染色体序列,并采用 CRISPR 将外部合成的 DNA 序列植入真核细胞,以实现所需的基因变化。凭借这一技术,科学家们能够用有益的或功能性的序列替代疾病相关的突变,这对于建立疾病模型和生成新的基因疗法至关重要。
据卫政熹介绍,在基因组序列相关研究中,默克关注的不仅仅是 CRISPR 的使用,还能够把剪切、编辑等涉及不同技术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成本更低的工具,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关注医学本身,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此外,默克 CRISPR 矩阵型全基因组文库是独一无二的 CRISPR 相关产品,可以在超短时间内提供非常精准的研究数据,而且具有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且能满足高内涵的基因筛选的特点,能够成为探索基因与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的一大助力。
据悉,默克已分别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洲、以色列、新加坡和韩国获得了涵盖基础 CRISPR 技术的专利,近期,默克又获得了美国首个 CRISPR 相关专利,即关于 proxy-CRISPR 技术的专利,该技术有助于修改之前难以企及的基因组区域,增加基因组覆盖范围。
对于 CRISPR 技术的脱靶问题,卫政熹认为,脱靶并非技术的缺陷,而是整个生命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他指出,中科院神经生物所在 Science 上最新发表的一篇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创新方法去验证 CRISPR 等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效应时发现,CRISPR 是效率最高且脱靶率最低的技术。因此,卫政熹指出,在基因编辑方面,CRISPR 技术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
齐心协力,共促生命科学发展
中国的「十三五」计划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视、中国科研在基因编辑和 CRISPR 领域的重要性令默克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浙江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巨大投入和深远布局让默克非常期待以后的合作。
卫政熹坦言,「与浙江大学这样充满活力的学校进行合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研发的产品,深入了解科研一线的需求。这促使我们不断地优化并升级我们的产品,让我们做得更好,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创新。」
同时,浙江大学作为项目核心伙伴的一员,除了可以获得默克独有的 CRISPR 技术和相关创新产品,还能得到默克 CRISPR 技术团队的全方位支持,并有机会参与全球众多著名学术和商业科研机构在基因编辑领域的分享和交流。
卫政熹强调,从根本上讲,默克与浙江大学的合作主要是为了积极推动符合伦理道德的相关科学探索,促进新药的研发,希望未来人们对疾病会有更具前瞻性和积极主动的方式去防治。正如他在访谈结束时所说,「我们的目标是活得更健康,生活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