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药物会「偷走」患者体内的维生素

2019-09-30 10:3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guancha 作者:临床用药公众号
字体大小
- | +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很多药物会影响患者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或排泄。如不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就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病,现将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的药物及机制作一简要汇总。

导致维生素 B6 缺乏的药物及机制

异烟肼

异烟肼易与吡哆醛结合成异烟腙,由尿排出,因此导致维生素 B6 缺乏,同时也会减少中枢抑制递质 GABA 生成,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炎和中枢兴奋症状,多见于用药剂量大、时间长、营养不良以及慢代谢型患者。

另外,异烟肼的结构也与维生素 PP 相似,二者有拮抗作用,故也会导致维生素 PP 的缺乏。

广谱抗生素

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了肠道细菌的生长,从而造成由肠道细菌合成的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 K、维生素 B6 、叶酸等。

导致维生素 B12 缺乏的药物及机制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按治疗量应用数天后,由于回肠功能的改变,影响维生素 B12 的吸收,造成维生素 B12 的缺乏。

口服避孕药

女性口服避孕药属于雌二醇的衍生物,由于抑制血清中能结合和运转维生素 B12 的蛋白质的合成和释放,致使维生素 B12 的水平降低。

考来烯胺

考来烯胺是一种含有 4 个氨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肠道内考来烯胺与胆酸结合,降低血清胆固醇,故用于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瘙痒。由于此药可以引起脂肪性腹泻,且通过与内因子的结合干扰维生素 B12 -内因子复合物的形成,故可导致维生素 B12 的缺乏。

对氨基水杨酸

由于其作用于肠道,阻碍食物正常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脂肪性腹泻、蛋白丢失,引起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

二甲双胍

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竞争性抑制维生素 B12 在回肠末端的吸收,或使介导维生素 B12 吸收的酶失活,从而减少维生素 B12 吸收;

另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临床医生使用抑酸剂等治疗,由此减少了胃酸和内因子(IF)分泌,而维生素 B12 须与壁细胞分泌的 IF 紧密结合形成 IF-B12 复合物才能被吸收,因此抑酸剂的应用可导致维生素 B12 的吸收减少;

也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可影响回肠末端钙依赖的细胞膜活性,而 IF-B12 复合物与回肠末端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过程是钙依赖性的,因此二甲双胍可影响维生素 B12 的吸收。

导致维生素 K 缺乏的药物及机制

香豆素类药物

香豆素类药物是维生素 K 的拮抗剂,在肝脏抑制维生素 K 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 K 的反复利用,影响含有谷氮酸残基的凝血因子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

维生素 A

摄入过量的维生素 A,能抑制维生素 K2 的肠内合成,并且因为维生素 K1、K2 均为脂溶性物质,其他脂溶性的维生素如 A 和 D 都能影响其吸收。

导致维生素 C 缺乏的药物及机制

保泰松

长期使用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出现维生素 C 吸收障碍。

阿司匹林、四环素

可加快维生素 C 从尿中排泄,从而导致维生素 C 缺乏。

小结

在给患者使用以上药物时应密切注意维生素缺乏的发生,一旦发生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应立即调整用药,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而当接诊有维生素缺乏症的患者时,亦应询问其药物服用史。

近年来,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多,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明确在使用各类药物时可能发生的药源性疾病,合理使用药物,尽可能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编辑: 黄建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