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风暴仍在持续发酵。不同的是此次被查的是国内最大的医药公司。
1月13日,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发布公告称,1月10日晚,因涉嫌贪污,国药控股前副总裁施金明、国药控股全资附属公司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前总经理徐益众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带走调查。据了解,此案是近两年我国提出加强反腐以来,医药领域高管被调查第一案。
国药控股是目前国内最大医药商业公司,此次因前高管涉嫌贪污陷入舆论的漩涡,无疑让投资者与此前葛兰素史克案件联系在一起。前高管被捕是否是国内医药反腐的开始?其医药商业的霸主地位是否受到影响?
高管涉嫌贪污
新年伊始,医药反腐案再起波澜。
根据1月13日国药控股公告内容显示,施金明已于2013年12月29日递交了辞呈,并自2014年1月7日起辞任国药控股副总裁以及附属公司的所有职务。
相关资料显示,施金明现年满46岁,自2009年1月起担任国药控股副总裁,辞职之前,施金明也是国控分销中心的法人代表,是徐益众的直接领导。
另据了解,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施金明还曾任国药控股旗下A股上市企业——国药集团旗下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一致)董事长、董事,以及国药分销执行董事。
1月13日,国药集团子公司、国药控股兄弟公司国药一致也公告称,本月9日已收到施金明辞呈,“其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职务”。
记者随即致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对于被调查的原因及细节,工作人员拒绝接受记者采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处工作人员则称“暂未收到对相关案件进行公开披露的计划”。
虽然都是牵扯贪污腐败问题,但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该事件与此前葛兰素史克(GSK)案件性质完全不同。“葛兰素史克案件是主动行贿,被动接受调查,而此次是内部腐败,公司自曝家丑,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1月16日,国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此事件乃个人行为,未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及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上述人士还向记者透露,该事件与GSK案无关。“这次事件主要涉及国控全资附属二级子公司国药控股分销中心,该公司此前由施金明分管。”
在二人被调查之后,国药控股表示,公司已于第一时间就该事件所涉及之分销业务管理人员的委任采取适当安排。据董事会所知,截至目前,该事件并未对本集团之业务及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受该消息影响,1月13日,国药控股股价盘中一度跌近4%,收跌1.09%,报22.75港元/股。
易受腐蚀的“危险区”
“施金明、徐益众涉嫌贪污案件被实名举报,听说举报资料里对他们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的事情都掌握得很详细。”一位接近国药控股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数额多少相关部门没有公布,但数额绝对在百万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国药控股的母公司国药集团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医药集团之一,除国药控股外,旗下还拥有国药一致、国药股份(600511)、现代制药(600420)、天坛生物(600161)、中国中药等5家上市公司。2011年年底,国药集团是国内首家营业收入已过千亿的药企;2013年,也是国内首家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医药公司,位列榜单第446位。
而国药控股是国内最大的医药分销商,不但销售上述兄弟公司的产品,还代理销售全国各大药企公司的产品。自2009年在香港上市以来发展迅猛。
截至2013年上半年,公司的分销网络扩张至国内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形成总数达51个分销中心的强大网络,公司的直接客户包括10692家医院,包括1332家最大型最高级别的三级医院,占全国全部分级医院中的约77%,占三级医院的比例为94%。
另据国药控股网站介绍,公司与5341家国内、外供应商,3692余家分销商保持业务合作,经营超过31586种不同类型药品及保健品,包括处方药(品牌药及普药)及非处方药,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及医疗用品,在中国分销50种全球最畅销药品中的46种。
不难发现,任何公司的产品一旦进入国药分销网络,则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和接近更多的消费者。
2013年前三季度,国药控股营业总收入1225.6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上升21.4%,纯利升17.1%至17.2亿元。
而此次涉事人员所在的分销业务部门正是国药控股的核心部门。据悉,分销业务占国药控股总收入逾九成。
在这强大的分销系统里,施金明正是国药控股核心部门的核心领导。
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对记者表示,在药企产品经过种种环节进入医疗体系的过程中,产品筛选、采购、分流、分销和进入医疗体系最容易发生行贿事件,比如,通过领导示意,一些竞争力度不高的产品以较高价格进采购平台,或者非正常大批量采购,或者通过分销行为向药企制造方索取好处费等等。
虽然GSK的涉嫌行贿风头还没过去,但对国控来说,自身整合的过程中这类问题的处理,既是必须也为整肃其他子公司,实在是不得不做。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随着调查进一步深入,一些相关联部门的高层或将也会被牵涉进来。”
“严查三年”
“目前国药控股已重新调整了分销中心管理人员。”另据国药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国药控股已成立由公司董事长、总裁以及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处理有关该事件的一切事宜及配合检查机关进行调查。而为了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国药集团还将不断督促国药控股完善内审和内控管理。
其实,自GSK案以来,已经有多家本土医药公司被曝出涉嫌行贿的问题,而国药集团并非是反腐自查首家医药企业。
据了解,上海医药自去年年底“红源达事件”发生后,国药控股的竞争对手上海医药集团近日也宣布,正对国内媒体指控其下属公司向31所医院的人员行贿一事展开调查。
国内另一家大型医药科工贸集团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药控股对两高管高调自查,是GSK案后国家深入打击医药商业领域商业贿赂的表现。预计国药控股两高管被查将对全行业起到警示作用。
在GSK行贿事件以来,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对药企腐败贪污的严打不断。
去年11月,卫计委、监察部等多部委提出医药领域的反商业贿赂要“严查三年”———“2013年只是第一年,2014和2015年还将严查,决不会放松。”
对于政府部门的一连串动作,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副总裁施金明因涉贪被查,可能掀起投资者对其公司管治的戒心,或也表明中央对医药行业贪腐问题的整顿仍在继续。
国药控股核心部门的领导施金明和徐益众涉嫌贪污被调查,是否意味着我国将据此开始严厉的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