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总局14日发布的《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与2012年相比,总体报告增长率有所上升。报告中排前十位的中药注射剂分别为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香丹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和黄芪注射液。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药注射剂的高毛利率、高回扣是其临床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中药注射剂一直是我们重点监测的品种。”食药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基本药物处处长田春华介绍称,这十大品种全是临床使用的大品种。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这些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国内中药上市公司华润三九、昆明制药、康缘药业)、白云山、云南白药等十多家企业都有生产,其中神威药业是清开灵注射剂的主要厂家、华润三九是舒血宁注射剂的主要厂家、昆明制药和中恒集团是血塞通注射剂的主要厂家。
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中恒集团血栓通系列毛利率达87.64%,上海凯宝痰热清注射液毛利率达到84.29%,康缘药业注射液毛利率为79.67%。而普通化学药品的毛利率在25%左右。
“药品回扣高是大范围滥用中药注射剂的诱因。”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联合用药是中药注射剂最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环节。《报告》也指出,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可能增加使用风险,临床应谨慎使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很多三级医院几乎不使用中药注射剂。
北京朝阳医院相关人员表示,从未使用过中药注射剂。阜外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主任李一石指出,该医院属于心脏专科医院,没有使用一支中药注射剂,而北京协和医院也将中药注射剂控制在1-2个品种上。
“目前中药注射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使用较多,中医不爱用,而90%的都是西医在使用。”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胡欣指出,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北京医院只在门诊使用银杏这一种中药注射剂。
《报告》指出,部分中药注射剂涉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比例较大,提示基层使用此类药品可能存在较高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希望国家中药管理局能重视这一问题,出台政策严格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