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辉瑞宣布放弃收购阿斯列康,并说55英镑(92.6美元)/股已经是阿斯列康的公平价格。辉瑞表示不会发起恶意收购(即绕开阿斯列康董事会通过全体股东投票机制),虽然英国对恶意收购的限制并不严格。阿斯列康董事长说辉瑞的放弃令阿斯列康得到独立发展的机会,并表示阿斯列康的在研产品线势头正猛,增长空间广阔。
辉瑞收购阿斯列康一波三折,事件公开后辉瑞似乎势在必得,甚至惊动了英美两国政府。但实际上辉瑞并无十分深厚的策略,两次被拒绝之后再无后续手段。辉瑞或许一开始就低估了阿斯列康的价值。事件一公布就有专家称如果是股票为主的收购,辉瑞得准备1280亿美元左右;如果能增加现金比例,1200亿或许有戏。辉瑞最后的底价是1190亿,但以股票为主。阿斯列康董事会称如果每股达到58.5英镑可以考虑,但辉瑞显然不以为然。
阿斯列康的股东对1190亿美元的价格意见不一,有部分大股东认为至少应该和辉瑞坐下来谈谈,也有部分大股东支持董事会的决定。根据英国法律,辉瑞需等6个月才能再度收购,但三个月以后即可重新谈判。所以如果辉瑞的700亿美元海外现金找不到合理用途,美国的税率一直高于英国,半年后辉瑞卷土重来的机会相当大。所以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阿斯列康的这些大股东并不一定是对其在研产品线的长期价值有信心,而是几个月内是否有重要临床实验结果能显著提高阿斯列康身价。阿斯列康最近在免疫疗法方面进步迅速,以AZ9291为代表的新一代抗癌药物将会在下周开幕的ASCO年会上进入投资者视野。
这个消息对于两个公司的员工来说无疑是如释重负,尤其是研发人员。根据历史经验,二者合并之后恐怕有1/3-1/2的研发人员会失去工作,大量在研项目的开发进程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所以很多人认为今天的谈判终止对新药研发是件好事。但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二者合并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研发效率都很平常,单靠自己的研发无法支撑销售的持续增长。即使辉瑞彻底放弃收购阿斯列康,它也必须收购其它公司来补充产品线,阿斯列康自己也必须用同样策略,所以还会有其它公司的研发人员被裁,只不过不一定是一次性、大规模裁员。按现在的研发规模,新药研发是个赔钱买卖,不可持续。或者制药工业继续萎缩,或者研发效率能显著提高,阻止公司的并购只能使资本继续在低效投资上浪费,对投资者和研发科学家都不是真正的好事。
本人作为新药研发人员希望从事自己的工作,但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只为投资者赔钱,自己的努力只为社会带来负价值。如果这个行业不需要现在的规模,部分科学家转行重新找到能用自己技能和知识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新职业并非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