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财年,辉瑞正式按照之前宣布的重组计划将公司业务划分为“全球创新药物业务单元、全球疫苗、肿瘤药和消费者保健业务单元和全球成熟药物业务单元”3部分来进行商业运营。
在经历了略显惨淡的第一季度之后(收入下滑10.5亿美元,-9%),辉瑞7月29日公布了2014年第2季度业绩。辉瑞本季度销售总收入为127.73亿美元,尽管仍有2%的下跌,但明显收窄的跌幅已好于分析师的预期。
对下半年业绩的不利影响是,由于旷日持久的Celebrex专利纷争问题,辉瑞4月份与Actavis和Teva达成了协议,允许他们生产的塞来昔布仿制药最早在2014年12月份上市,比最初的专利保护时间提前了1年。辉瑞也在本季财报中将全年销售收入预期下调5亿美元。
辉瑞近年深受专利悬崖的影响,专利诉讼不断,新药产出又不足,业绩增长无力。在PharmExec基于处方药销售额做出的2014药企排名中,盘踞榜首宝座13年的辉瑞($450.11亿)首次被诺华($460.17亿)超越。
辉瑞管理层除了通过压缩成本来维持经营利润外,还期望借助交易来充实自己的新药研发管线。在这种形势下,辉瑞盯上了税收优惠和研发实力较强的阿斯利康,不过阿斯利康无意促成这单制药史上最大规模的交易,在辉瑞将收购报价从640亿美元一路加到1170亿美元的过程中始终不为所动,辉瑞最终在5月底宣布放弃对阿斯利康的收购。
按照英国的法律,辉瑞最早可以在8月份重启与阿斯利康的谈判,并在11月份再次对阿斯利康提出收购。目前辉瑞和AZ双方都还处于情绪平复的时期,业内普遍关注的是,辉瑞在未来数月是否会再次抛出千亿美元的收购提议而引爆整个医药行业?
辉瑞的壮大本身就是通过并购来实现的,虽然此次收购阿斯利康暂告失败,但辉瑞寻求开展大交易的努力不会终止。就像辉瑞CEO Ian Read在发布第2季度业绩时提到的那样:“辉瑞正在积极寻求开展各种规模和量级的药企并购……
对于收购对象,除了可能带来的税收优惠外,我们还会考虑收购对象是否被低估,以及交易节省下来的成本能否补偿在其股价上的溢价支出”。
Ian Read同时也呼吁美国政府对税收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称“在当前的税收体系下,作为一个美国公司在美国做生意,与竞争对手相比已经完全没有优势,我们所有的业务收入都要缴纳35%的所得税,而国外的制药企业只需要为他们在美国的收入按35%的比例缴税,这非常的不公平”。
对于之前谋求收购阿斯利康的交易,辉瑞并不隐晦通过税收倒置交易节省成本的动机,虽然Ian Read拒绝就是否再次报价收购阿斯利康发表意见,但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辉瑞还是会寻求开展一笔与此规模相似的大交易,哪怕收购对象不是阿斯利康。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