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结果提示,一种经典的青光眼治疗药物——醋甲唑胺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价值。醋甲唑胺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1959年由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这项为期24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共有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其中有41例患者同时服用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研究者发现,与安慰剂相比,醋甲唑胺组HbA1c水平显著下降。澳大利亚博士山医院的Richard W. Simpson教授及其同事将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08月14日的Diabetes Care杂志上。这项研究由Verva制药公司赞助。
Simpson教授等还注意到,37例醋甲唑胺治疗患者中,虽然有7例(19%)出现了代谢性酸中毒(醋甲唑胺的一种已知副作用),但这些7例患者均能耐受。此外,22例醋甲唑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了10U/L,同时,与安慰剂相比,醋甲唑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患者体重也出现明显下降。
Verva制药公司执行总栽Vincent J. Wacher教授在接受Medscape医学新闻采访期间称,碳酸酐酶抑制剂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临床前研究及机制研究均显示,醋甲唑胺可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发挥抗代谢效应,这与其治疗青光眼的机制不同(抑制碳酸酐酶)。鉴于该药已过了专利保护期,我们可研发新一代类似物以优化其降糖作用,并减少抑制碳酸酐酶活性所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Wacher教授透露到, Verva制药公司正在考虑为醋甲唑胺申请糖尿病相关治疗指征。我相信小剂量、缓释醋甲唑胺可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肝功能异常患者)带来获益,也可作为减肥的辅助用药。同时,我们也亟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患者中进一步评估醋甲唑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Simeon I. Taylor教授在对该研究进行评论时指出,如果该研究的结果得到进一步证实,其潜在机制得到进一步探索,将会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新型降糖药的临床特征。但是,研究中醋甲唑胺的降糖作用较为温和,弱于现有的很多口服降血糖药物。
Taylor教授指出,脂肪肝是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亟待解决并发症。但是,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观察醋甲唑胺是否真能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同时,Taylor教授还表示,非常担心小剂量、缓释醋甲唑胺是否也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及其相关的长期并发症,包括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和电解质紊乱。建议在大型2型糖尿病患者样本中进行长期安全性研究,以评估醋甲唑胺这些潜在的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