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埃博拉病毒药物有望批量投入非洲

2014-09-01 11:27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PN048
字体大小
- | +

连日来,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疫情似乎没有好转的迹象,关于埃博拉疫情在全球扩散的担忧也在增加。在这场与埃博拉疫情的生死较量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10日,中国派出公共卫生专家飞赴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埃博拉疫情严重的国家;8月29日,中国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制的药物“jk-05”近日通过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8月31日,有媒体报道称,jk-05将批量投入到西非疫情地区,帮助当地疫情控制。

日前,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评价中国在协助西非疫情国家抗击埃博拉的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并感谢中国所作的贡献。

据悉,军事医学科学院历时5年研制的“jk-05”是一种小分子化学药物,该药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研究表明,该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感染试验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

专家特别强调,该药物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在适用于广谱抗流感时完成了临床安全性评价,但对于埃博拉出血热治疗,目前仍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8月31日,有媒体报道称,jk-05将批量投入到西非疫情地区,帮助当地疫情控制。不过,接近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渠道能证实”这一消息。

但无论如何,中国新药将给抗击埃博拉疫情带来新希望。

据世卫组织28日发表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已有3069人感染,其中1552人死亡。此外,刚果(金)确诊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增至6人。WHO称,过去一周是此次疫情暴发以来案例增加最多一周,证据显示,埃博拉疫情“正在恶化”。

鉴于世界上尚没有针对埃博拉疫情的有效治疗手段或疫苗,不少国家和机构开始考虑使用试验性药物阻止疫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本月早些时候会商决定,在本轮西非埃博拉疫情中提供未经确证的药物或疫苗作为潜在治疗或预防手段符合医学伦理。目前,由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试验性药物ZMapp在埃博拉患者中试用后,有成功也有失败。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黄小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