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核药何时能国产?答案在秦山

2023-07-14 10:56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雨红
字体大小
- | +

上个月,和癌症「纠缠」了两年的陈阿姨,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了第二次核药治疗后,肿瘤缩小了。

今年 75 岁的她患有直肠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肿瘤已多处转移,陈阿姨已没办法接受手术。为此,省肿瘤医院推荐她使用核药治疗,全疗程治疗后,预期可达到临床缓解甚至治愈的目标。这也是我省首例利用核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

「治疗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不适,近两次的复查显示,我的肿瘤转移灶也在减小。」陈阿姨说。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核药不是含有核辐射,怎么能治疗癌症?况且,核辐射、癌症,本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两个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莫非是「以毒攻毒」?潮新闻记者带你了解救命的核药。

治疗更精准,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作为目前全球公认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核药的治疗效果到底好在哪?

我们先「穿越」回 100 年前,因为这事和大家的一位「老熟人」有关——居里夫人。当时,她就提出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癌症,也就是产生核辐射的主角。

从那以后,科学家们也开始脑洞大开,一边在地球上寻找更多「宝藏」放射性同位素,一边利用它们研制了不少核药,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精准地进行癌症治疗。

所以说,尽管核辐射会让人体正常细胞突变,从而引发癌症,但真要一棒子打死,它还是有些冤的。

核药的治疗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浙大一院核医学科主任苏新辉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好比把「核弹」装在一个导航器上,然后通过口服或打针的方式,把核药精准送到人体指定位置。因为是定点治疗,被杀死的只有肿瘤细胞,正常细胞几乎不受影响,患者也没啥痛苦,因此核药可谓是「温柔的杀手」。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才能使用核药呢?

先来简单说说目前癌症治疗的流程。从综合效果考虑,一般的癌症患者确诊后,先看能否手术治疗,若肿瘤细胞已发生转移,再根据转移情况选择放疗、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如果常规方法都试遍了,还是没效果,再考虑用核药。

核药,为癌症晚期患者带来了一线生机。


陈贵(化名)患前列腺癌两年了,因为是晚期且发生了骨转移,他也失去了做手术的机会,只能进行化疗,前前后后做了 10 次,但骨转移情况仍在发生,疼痛难熬的时候只能吃吗啡。

今年初,陈贵在网上看到了核药治疗方法,在朋友介绍下,他坐着轮椅乘飞机前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静脉注射了核药,当天观察一小时后,陈贵就离开了医院。「现在双下肢麻木、无力的症状有所缓解,腰背部也不疼了。」陈贵说,半年前还是坐着轮椅出门,现在自行走路已不是问题。

「没想到我的病能看好。」同样利用核药治疗的高敏(化名)也很有感触。三年前,她被查出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细胞出现淋巴结和肝转移,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为其进行了核药靶向治疗。「3 个月后我去医院复查,肿瘤细胞基本消失了,各项指标也显示正常。」高敏说。

在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看来,核医学结合分子生物学药物用于治疗,可精准特异性地靶向肿瘤,实现病灶的定点清除,与化疗和体外放疗相比,副作用更小。也就是说,核药治疗更有针对性,见效也较快,在有效控制副作用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国际胃肠与肝病领域权威期刊《肝脏病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名为 ENRY 的研究,325 名不能接受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核药治疗后,存活率平均延长超过一年,该研究团队由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肝脏专家、肿瘤学家、介入放射学家以及核医学医师组成。

说白了,如果把抗癌过程比做一场战斗,那么普通治疗与核药治疗就是「1vs1」和「2vs1」的区别,有了「核」的加持,能量自然就更大。


一针 30 万的核药,让患者望而却步

如果要问核药的缺点,最突出的就是价格昂贵。

像治疗肝癌的核药,一针就要近 30 万元,而且还未纳入医保,均要自费承担。

但即便如此,我国核药的需求量也不小,甚至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经过长期临床试验,目前全球比较常用的医用同位素有 8 种,也就是「核弹」,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比如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高发癌症的医用同位素,现在都已在国内开展核药的临床试验和治疗。

这 8 种同位素保守估计每年需求量将以 5% 至 30%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30 年,需求总量较 2021 年将增加 10 倍以上。「主要还是因为癌症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浙大二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占宏伟分析。

潮新闻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采访时也发现,这些年,利用核药治疗的患者每年都在增长,年均增长率为 10% 左右。


「去年我们利用核药治疗的人数为 1100 例左右。」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龙斌说,大多数是甲状腺癌患者。随着各类新药的研制上市,从去年初开始,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也能在省肿瘤医院进行核药临床试验了。

但对标发达国家,我国现在每年利用核医学进行诊疗的患者人数并不算多。一方面是核药价格实在太贵,让不少患者和家属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我国核药其实还是存在「卡脖子」难题的。

因为核药研发和生产的前提,得有充足的医用同位素,而目前中国医用同位素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即便是现在可以自主生产的碘-131、锶-89,即能治疗甲状腺癌和癌症骨转移的,也仅能满足国内 20% 的需求。

一位业内人士就曾感慨:「过去数十年,大家都在说,我们所用的这么多核药,没一个是在中国弄出来的。」

除此以外,开展核药临床试验的医院,是需要资质和治疗条件的。在长三角范围内的 100 多家三甲医院,但只有不到 20 家拥有相关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

「部分核药治疗过程中,会让患者体内存有少量辐射,需要隔离一段时间,所以医院必须配备专用病房,确保『单人单间』。」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教授朱然说,目前我国对于医用辐射管理非常严格,大部分医院还没有足够数量的放射性病房,这也是核药未在我国大面积普及的原因之一。

核药国产替代,希望在秦山

如此优秀且前沿的核药,怎么就「卡脖子」了呢?大家高呼的「国产替代」,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卡脖子」,归根结底还是医用同位素批量生产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在这一点,我国其实是有基础的。

据秦山核电专项工程处重水堆研发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樊申介绍,如今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方式以利用加速器、研究堆、重水堆等为主,但前两者产量小、成本高、供应不稳定,而重水堆在这些方面优势明显,因此「脱颖而出」。


在中国,仅有的两台商用重水堆就位于海盐的秦山核电。目前,它们已实现钴-60、碳-14 的规模化生产,伽玛刀放射治疗、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用的就是这两种医用同位素。能治疗肝癌、前列腺癌的医用同位素的批量生产也已提上日程,预计再过两三年时间,就能用上产自浙江的核药了,年产能可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2021 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依靠现有反应堆资源,尽快建成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自主生产供应的能力。

专家介绍,这意味着,核药价格将有可能大幅下降。比如现在前列腺癌晚期患者如果选择核药治疗,那么全疗程下来要 70 多万元,如果今后用国产核药,价格可能会降到 10 万元以内。因为医用同位素国产化后,产量将大幅提升,且生产和运输成本会大大降低。

而且,《规划》中也提到,中国将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放射性药物按程序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

给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帮助,点亮生命的希望,国产核药,人们翘首以待。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胡特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