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公共卫生忠告,通报了2例使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商品名:Mifeprex)进行药物流产导致死亡的新报告,并再一次重申使用米非司酮的安全性问题。这2例死亡病例是米非司酮的生产商Danco Laboratories公司口头报告FDA的,目前正在调查所有与这些病例相关的情况,但还不能明确死因。
FDA曾于2005年7月和11月分别发布公共卫生忠告,通报了4例(从2003年9月到2005年6月)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而确诊死于败血症(Sepsis)的病例。4例病例都检测出了索氏梭菌(Clostridium sordellii)阳性。这4例病例均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标示的给药剂量和方案使用,而是在口服200mg米非司酮后又在阴道内置入了800mcg的米索前列醇。另外,FDA检查了相关批号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都没有发现被索氏梭菌污染。
FDA尚不知道这2例新的死亡病例是否也由败血症所致,如果是,是否为索氏梭菌感染。但FDA正在筹备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国立卫生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一起,于2006年5月11日召开一次公开的研讨会,其目的就是草拟一份研究议案,以便更好地了解索氏梭菌和难辨梭菌(C. difficile)的毒性、发病机理、宿主因素以及非抗生素因素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FDA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米非司酮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包括败血症在内的所有不良反应。
米非司酮适用于怀孕49天内的药物流产,批准的方案是:
·第1天:一次口服3片200 mg的米非司酮。
·第3天:一次服用2片200 mcg的米索前列醇。
·第14天:病人必须返回医院以确认妊娠已经被完全终止,如果没有,应该建议手术来终止妊娠。
FDA还不能确定其他使用米非司酮流产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阴道内置入口服的米索前列醇片。
同时FDA还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败血症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在服用米索前列醇超过24小时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虚弱(伴有或不伴有腹痛)等症状,即使没有发热或其他感染体征,也应该考虑发生败血症的可能性;强烈建议检查一下病人的全血细胞计数,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怀疑感染,建议医生立即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抗菌谱应包括厌氧菌如索氏梭菌在内。
FDA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接受药物流产的妇女中,致死性败血症的发生率非常低,接近于十万分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致命的过敏反应;每天使用抗生素还能够刺激耐药菌的生长。最后要说明的是,对于类似上述病例,即使使用抗生素,目前也不知道使用哪种抗生素、多大剂量和多长的疗程才有效。
(美国FD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