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 2015 年第 1 期的《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了《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一文,就胎膜早破(PROM)的病因、预防手段、诊断方法与处理措施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丁香园捕捉该指南要点,邀请各位战友一睹为快。
1、 诊断:孕妇主诉突然出现阴道流液或无控制的“漏尿”,少数孕妇仅感觉到外阴较平时湿润,窥阴器检查见混有胎脂的羊水自子宫颈口流出,即可诊断。检查中应注意使用消毒窥器并且避免指检,以防止上行性感染。
2、 阴道酸碱度测定:正常阴道液 pH 值为 4.5-6.0,羊水 pH 值为 7.0-7.5。胎膜破裂后,阴道液 pH 值升高(pH≥6.5)。pH 值通常采用硝嗪或石蕊试纸测定,如果后穹隆有液池,且试纸变蓝可以明确诊断。但子宫颈炎、阴道炎、血液、肥皂、尿液、精液或防腐剂可能会造成 pH 试纸测定的假阳性。
3、 绒毛膜羊膜炎是 PROM 的常见并发症,互为因果,其主要表现为孕妇体温升高(体温≥37.8℃)、脉搏增快(≥100 次 /min)、胎心率增快(≥160 次 /min)、宫底有压痛、阴道分泌物异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5×109/L 或核左移)。孕妇体温升高的同时伴有上述 2 个或以上的症状或体征可以诊断为临床绒毛膜羊膜炎。
4、 预防:建议每 4-8 小时监测孕妇的体温、脉搏,按常规和个体情况行血常规的检测和胎心率监测及行胎儿电子监护,同时严密观察羊水性状、子宫有无压痛等绒毛膜羊膜炎征象,及早发现和处理绒毛膜羊膜炎,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5、 绒毛膜羊膜炎的处理:临床诊断绒毛膜羊膜炎或可疑绒毛膜羊膜炎时,应及时应用抗生素,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应尽快终止妊娠,不能短时间内阴道分娩者应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按高危儿处理。
6、足月 PROM 孕妇无剖宫产指征者破膜后 2-12 h 内积极引产可以显著缩短破膜至分娩的时间,并且显著降低绒毛膜羊膜炎及母体产褥感染的风险。良好的规律宫缩引产至少 12-18 h 如仍在潜伏期阶段才可考虑诊断引产失败行剖宫产分娩。
7、 未足月 PROM 的处理流程见图 1。无论任何孕周,明确诊断的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胎儿早剥等不宜继续妊娠者均建议采用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图 1. 未足月 PROM 的处理流程
8、促胎肺成熟时糖皮质激素的具体用法:地塞米松 6 mg 孕妇肌内注射(国内常用剂量为 5 mg),每 12 小时 1 次,共 4 次,或倍他米松 12 mg 孕妇肌内注射,每天 1 次,共 2 次。给予首剂后,24-4 8h 内起效并能持续发挥作用至少 7 d。
9、对于未足月 PROM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ACOG 推荐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抗生素,主要为氨苄青霉素联合红霉素静脉滴注 48h,其后改为口服阿莫西林联合肠溶红霉素连续 5 d。具体用量为,氨苄青霉素 2 g+ 红霉素 250 mg 每 6 小时 1 次静脉点滴 48 h,阿莫西林 250 mg 联合肠溶红霉素 333 mg 每 8 小时 1 次口服连续 5 d。青霉素过敏的孕妇,可单独口服红霉素 10 d。应避免使用氨苄青霉素 + 克拉维酸钾类抗生素,因其有增加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
10、 子宫颈环扎术后未足月 PROM 的处理:对于孕周 <24 周的未足月 PROM 孕妇可拆线放弃胎儿;孕 24-27 周 +6 的未足月 PROM,依据患者的知情同意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期待治疗并给予促胎肺成熟;孕 28-31 周 +6 的未足月 PROM,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促胎肺成熟完成后,依据个体情况可以考虑拆线或保留;≥32 孕周,一旦诊断 PROM 后应考虑拆线。
来源:丁香园妇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