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公司的二次接种埃博拉疫苗已开始在塞拉利昂进行临床试验,虽然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正在减弱,但此举突显强生公司领导未来埃博拉疫苗开发的决心。
这项新的临床研究内容包括产品的安全性和该药物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疾病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称,埃博拉已经导致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超过 11000 人死亡。上周是自 2014 年 3 月埃博拉病毒爆发以来,联合国机构第一次公布在这些国家没有新的确诊病例。
但埃博拉病毒从血液中清除后,仍可长期存在于身体的某些部位,并使得一些幸存者遭受病毒感染带来的长期影响,一名苏格兰护士去年在塞拉利昂感染后,现在又回到医院接受更多的治疗。
世界上已经有一个成功的埃博拉病毒疫苗,来自默克和 Newlink Genetic 的产品在七月于几内亚进行的临床研究被证明 100% 有效。但是,由于不同的人群可能更适合不同种类的疫苗,科学家和制药公司仍在继续研究其他产品。强生公司首席科学官 Stoffels 称,「世界各地的监管者和政府都鼓励我们继续进行疫苗开发。」如无国界医生等公益组织也希望看到多个厂商为了抢占疫苗市场展开竞争,从而提供更低的价格和充足的货源。
强生公司正在与 Bavarian Nordic 共同开发疫苗,该公司 9 日表示,在塞拉利昂的受试者招募工作正在进行中,第一批志愿者已接种初始剂量的疫苗。这次研究接种疫苗方案即所谓的初次免疫-加强免疫接种方案,这在埃博拉疫情严重的西非国家是第一次。
强生公司的疫苗使用了两种成分的组合,能够增强免疫力并延长免疫时间。这家美国制药公司表示,公司已经扩大生产了 80 多万的二次接种剂量,并且根据需要可以达到 200 万支疫苗的产能。
葛兰素史克公司也正在开发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科学专家认为,默克公司和 Newlink 的疫苗的成功表明目前处于试验中的其他产品也可以被证明是有效的。虽然这些替代产品可能不会用于防止埃博拉感染的测试,因为目前缺少这样的病例,但根据人体免疫应答反应数据,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数据,这些疫苗仍可能获得许可并随时准备在未来疾病爆发时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