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DS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抗艾滋病药物阿巴卡韦潜在的严重的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是自身免疫反应,这种自身免疫反应是由药物造成的被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免疫原性物质诱发的。
这项研究首次解释了超敏反应在遗传易感人群中是如何发生的,并且提示相似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导致其他类型的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变异相关的药物反应。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中心(FDA)负责药物评价和研究的Michael A. Norcross博士。Norcross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的工作揭示对于阿巴卡韦的超敏反应与名为“HLA-B*57:01”的基因变异相关。在表达HLA-B*57:01基因产物的细胞模型中,研究者们找到了由阿巴卡韦诱发的一系列特殊变化。阿巴卡韦的暴露可以诱发新肽段的产生,这些新肽段分子可以与HLA-B*57:01的特异位点相结合。这种结合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药物诱发的免疫原,这些免疫原可以触发免疫细胞的攻击。
这种自身免疫机制有助于解释何以阿巴卡韦造成的自身免疫反应能够造成如此广泛的器官和组织损伤。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为何停用阿巴卡韦后超敏反应会如此快的消退,而当重新使用该药时更加严重的反应会如此快的发生。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只有一部分人对阿巴卡韦这个有价值的抗HIV药物产生严重反应原因的重要而深入的理解”,AIDS杂志的总编辑J.A. Levy博士评论道。“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个体化用药策略是如何鉴别出哪些病人易于发生阿巴卡韦的副反应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