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咳嗽:你值得掌握的 4 个问题

2017-04-26 15: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A-Dong
字体大小
- | +

药物引起的药源性咳嗽,临床表现多无典型特征,早期难以发现。

ACEI 类药物是抑制血管紧张素 I 转变为血管紧张素 II,减慢有扩血管作用的缓激肽的降解,促进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素的释放来达到降压的。ACEI 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起咳嗽,部分病人服用后可出现刺激性干咳,阵发性,或伴少许白痰的咳嗽,可伴有咽干、咽痒、胸闷,夜间及平卧后加重。据报道,ACEI 类药物引起刺激性咳嗽,多与体质有关,发生率高达 20%,特别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发生率更高。

服用 ACEI 类药物发生咳嗽,要不要换药?

站友回复:ACEI 类药物服药后若出现轻微咳嗽可不换药,多出现在开始用药的第一周内,一般都能够在 2 周左右产生耐受,有些人适应 1~2 个月后就不咳嗽了,有的人则会一直持续咳嗽。如果不能耐受这种咳嗽,需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换成其他种类的降压药。一般停用这类药物一两周,咳嗽即可不治而愈。

如果 ACEI 发生咳嗽了,可以换成 ARB 类药物可行吗?

图片 1.png

站友回复:ACEI 引起咳嗽的机制可有 ACEI 抑制缓激肽及其他参与炎症反应的肽类物质的分解,炎症介质积聚刺激肺部的感受器而引起咳嗽,另 ACEI 可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ARB 类药物是阻断血管紧张素 II 的作用,达到降压目的。理论上 ARB 类药物不会引起干咳,所以教科书上都写 ARB 类药物尤其适用于 ACEI 引起不能忍受的咳嗽患者。

换成 ARB 类药物会引起咳嗽吗?

站友回复:据文献报道,ARB 类药物干咳的副作用发生比例大概是 2%~3%。如果服用 ACEI 类药物出现干咳后换成 ARB 类药物仍出现咳嗽,结合 ACEI 类药效学特性以及患者状态(心衰患者?肾病患者?长期用药患者?等),要排除换药后 ACEI 类药物的体内代谢情况。

至于 ARB 类药物引起咳嗽具体机制目前暂不清楚。另外,如果换药后咳嗽还不停止,患者估计要考虑有否咽喉炎或支气管炎。

请牢记:临床上会引起咳嗽的药物

1. 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依那普利等。服用后导致咳嗽的发生率较高。如卡托普利,其不良反应有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常用的药物有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干咳的症状没有 ACEI 来的那么明显。

2. 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胺碘酮引起的肺部不良反应非常罕见,有时候在术后(可能与高剂量氧发生相互作用有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台征,通常伴随间质性肺病,偶有致死性病例。必须考虑停用胺碘酮,并且必须研究皮质醇激素的治疗价值。

呼吸困难或干咳的发生可能与肺部毒性相关,如间质性肺炎。对于进行性呼吸困难无论单独或伴随一般情况恶化(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的患者,当诊断可疑时,应进行胸部 X-线检查。由于间质性肺病一般在停用胺碘酮的早期是可逆的(临床症状通常在 3 至 4 周内缓解,随后放射学及肺部功能在几个月内缓慢改善),因此对于胺碘酮治疗应进行再评价,且应考虑激素治疗。

3. 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博来霉素可引起肺炎样症状、肺纤维化、肺功能损害,临床上需注意与肺部感染作鉴别,避免对诊断造成干扰。据文献报道,10%~23% 的用药患者可出现肺毒性,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肺部啰音等,导致非特异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甚至快速死于肺纤维化。

应随时注意肺部纤维化,尤其注意肺活量、一氧化碳扩散容积、动脉内氧气分压等指标、胸部放射科照片检查,当发现肺部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适当的对症治疗。老年病人和心肺机能不良的病人,应特别注意,要减少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甲氨蝶呤:尽管肺部毒性反应临床表现多变,但是典型的甲氨蝶呤导致肺部病变的患者有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 X 线片上浸润的表现(通常为弥漫性和/或蜂窝状)。任何剂量都可能出现肺部损伤。发生此情况时需排除感染(包括肺炎)。在甲氨蝶呤治疗期间出现肺部症状(尤其是无痰性干咳)或非特异性肺炎可能是潜在危险性损伤的先兆,此时需要中断治疗并给予仔细的检查。

4. 抗过敏药  

色甘酸钠 :色甘酸钠气雾剂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喷雾吸入可致刺激性咳嗽。另外,色甘酸钠可致一过性超敏性。表现为鼻塞、咳嗽、哮鸣音、支气管痉挛、加重已有的哮喘、肺水肿、肺嗜酸性粒细胞渗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死。

5. 抗癫痫药  

卡马西平:常用于癫痫、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等。卡马西平可导致急性肺超敏反应,过敏性肺炎是其中罕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处理措施为停药,加用皮质激素。提醒:已知对卡马西平相关结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过敏者禁用。

6. 抗菌药  

呋喃妥因:可致性肺炎(急性、慢性、间质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肺炎损伤,考虑为过敏机制引起。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皮疹、乏力、关节痛、胸痛、发热、肺部湿罗音、胸腔积液等。急性呋喃妥因性肺炎可以在服药 1 个月内出现,最长可发生在用药后多年,症状较轻微。

X 线胸片的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在使用呋喃妥因治疗超过 6 个月时应该考虑肺中毒的可能。若发现,立即停药,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来缓解症状。

临床上引起咳嗽的药物远不止这些,因此,当患者出现咳嗽等症状时要注意辨别。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