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预测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治疗药物在G7药品市场的销售额每年将增长6%,到2023年将达到约90亿美元。决策资源公司研究报告称,这些市场(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及日本)驱动增长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导致的AMD日益盛行、复方药物使用率上升及地图状萎缩(AMD晚期湿性形式)首款治疗药物的预期使用。
罗氏/基因泰克Lampalizumab于2013-23预测期下半程推出之后,这款药物将成为首款获批用于地图状萎缩的治疗药物,这一临床及商业里程碑将导致市场细分并迅速扩张,报告称。
这项报告还预测Lampalizumab到2023年之后会达到重磅炸弹级的年销售峰值,但早期会面临Acucela/大冢地图状萎缩治疗药物Emixustat的竞争,这款药物预计会在Lampalizumab之后不久上市。
随着诊断及处方药物治疗率的预期增长及高价新兴药物的消费,G7地图状萎缩治疗药物消费市场规模有望在首款地图状萎缩治疗药物上市后的三年内迅速跨过数十亿美元门槛,该报告如此称。
目前,湿性AMD盛行的单药治疗将继续主导湿性AMD治疗药物市场,其中包括罗氏/基因泰克/诺华的雷珠单抗、再生元/拜耳的阿柏西普及罗氏/基因泰克/中外制药贝伐单抗的标签外使用。
Ophthotech/诺华Fovist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适配子)于2018年上市将正式用于这一疾病,并大幅扩大复方药物的使用,到2013年会为AMD市场增加逾5亿美元的销售规模,报告补充称。
“作为一款辅助治疗药物,Fovista将避免直接同地位已确立的湿性AMD药物相竞争。但其商业成功将取决于其定价及报销条款(基于其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的成本/效益分析)在主要市场是否有利,以及医师会有多大程度接受以这一方案为基础的方法来治疗湿性AMD,”决策资源分析师Rozovsky评论称。
“Fovista的2期试验还在其它患者亚群进行了测试,如那些处于视网膜下纤维化风险中的患者或以目前可供使用的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难以治疗的患者,这将可能会获得视网膜专家及支付者的支持,”Rozovsky博士补充称。
报告还预测,湿性AMD主要治疗药物的生物仿制药在预测期下半程的上市将会蚕蚀中等品牌药物的市场份额,同时,在较近期限内,一些欧洲政府会通过努力允许贝伐单抗正式标签外用于湿性AMD将会缓和获批VEGF抑制剂的市场份额。